纳米医学科研创新团队

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团队

1. 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团队简介

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团队组建于2019年6月,是在现有卫生化学教研室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现有成员11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副研究员1名,实验师1名,讲师1名,师资博士后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1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1名。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5名,一年以上国外访学经历者3名。2018年12月团队成功获批郑州市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重点实验室建设,2019年11月团队引进讲席教授1名,2020年8月自主设置卫生检验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

未来将以卫生检验学内涵建设为目标,在汇聚学术队伍、凝练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方面为抓手,围绕已形成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核心,深入开展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并不断地将基础理论研究工作应用到实际应用之中,促进技术转化,并以郑州市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将实验室建设成为中原地区权威、高效的检验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对河南乃至全国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

团队主要围绕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学的重要理论及关键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着力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领域中快速、准确、高通量、在线检测的问题。现已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①生物标志物筛检与智能系统构建;②卫生检验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目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及青年基金7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3项、中原青年博士后创新人才1项及省级及厅级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项目20多项。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特等奖一项和一等奖二项,通过省级鉴定科研项目26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EI 收录10篇,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4篇,二等奖10篇。参编卫生部规划教材4部、主编、参编、协编教材、专著10余部等。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其中2017年获得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河南省一等奖、国家铜奖1项,2023年第十六届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2024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一等奖(河南省特等奖)1项,2024年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团队将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卫生检验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为平台,以河南省公共卫生监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郑州市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积极与附属医院、省市级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所)合作,建立临床、现场基地;通过团队协作,培养一批具有化学、材料学、计算机与生物医学交叉学科综合知识的研究人才,形成一支在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梯队。



1.1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

时间

承担人

科研经费(万元)

1

靶向原位自组装体系用于细胞膜受体二聚化的高对比度成像及功能调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4-2027

何磊良

49

2

适配体介导膜融合联合CRISPR-CHA的外泌体膜蛋白和mi RNA高灵敏同步检测传感器构建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4-2026

丁丽华

30

3

外泌体中多种肺癌相关标志物同步检测体系建立及临床应用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

2023-2025

丁丽华

18

4

外泌体多维生物标志同步检测及其联合CT影像的肺癌精准诊断

中原青年博士后创新人才项目

2024-2025

丁丽华

50

5

微流控芯片-磁性纳米杨梅的分离富集与多功能荧光探针鉴定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3-2026

吴拥军

52

6

基于免疫识别和核酸扩增融合的双模式免疫传感体系构建及sCD146检测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3-2025

王艺琳

30

7

基于光电流方向翻转和三维双足DNA步行器的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lncRNA检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2-2024

杨瑞英

30

8

基于激活式荧光编码纳米探针的多靶标原位联合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1-2024

何磊良

57

9

基于量子点表面功能化纳米纤维膜的苯硫酚类污染物可视化快速检测体系的构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1-2023

菅宁歌

24

10

多靶标生物标志物多模式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其联合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8197309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0-2023

吴拥军

55

11

基于单分子免疫阵列的DNA甲基化关键分子5mC和5hmC超灵敏同步分析新方法的构建与评价(817032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8-2020

玉崧成

20

12

模块化组装超分子荧光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人肺腺癌和炎症区分中的应用研究(216051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7-2019

何磊良

20

13

利用单分子技术研究巨噬细胞膜及其伪足小体的超微结构(216051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7-2019

田咏梅

20

14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蛋白质标志物与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的分子诊断系统构建及应用(81573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6-2019

吴拥军

55

15

新型磁蛋白纳米微粒标记技术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DNA甲基化转移酶1(814027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5-2017

于斐

23

16

基于CRISPR/Cas9和CHA的外泌体多种蛋白高灵敏检测体系构建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智能监测中的应用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4-2025

丁丽华

8

17

细胞膜受体功能调控及可视化

临床医学优秀青年人才项目

2024-2026

何磊良

20

18

近红外二区肿瘤活体成像试剂的设计、制备及应用

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

2024-2025

吴迪

3

19

基于 CRISPR/Cas12a 和 HCR 的外泌体双模式传感器构建及临床应用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24-2025

丁丽华

10

20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信号翻转型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其circRNA检测应用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23-2024

杨瑞英

10

21

基于多重 SERS tags 的新型磁性生物传感器开发及应用研究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23-2024

刘利娥

10

22

四环素类抗生素增强 Fe3O4 纳米颗粒类酶活性的机理研究及其检测应用(222300420302)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2-2023

王艺琳

5

23

基于代谢组学的大气细颗粒物暴露致糖脂代谢异常与炎症反应关系研究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22-2023

王佳

5

24

光化学传感纳米纤维膜的构建及其对环境抗生素残留可视化快速检测的应用研究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项目

2021-2022

菅宁歌

10

25

单细胞内多种肺癌相关mRNA表达水平与空间分布的同步可视化

河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项目

2021-2022

何磊良

10

26

基于病例对照和家系设计的VDR 基因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与肥胖的关联性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20-2021

玉崧成

8

27

竞争主客体识别诱导的mRNA双模光电化学/电化学传感研究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20-2021

杨瑞英

8

28

重要肺癌标志物-DNA甲基化关键酶DNMT1活性与水平同步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20-2022

于斐

10

29

基于自组装核酸探针信号放大及免疫杂交技术同步检测DNA甲基化转移酶1水平和活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C21838047)

郑州大学青年教师基础研究培育基金

2020-2021

于斐

20

30

分子印迹纳米纤维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分析的应用研究

河南省博士后基金项目

2020-2021

菅宁歌

8

31

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同步检测试剂盒的研发(192102210037)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19-2020

玉崧成

10

32

基于光电流方向翻转策略的超灵敏肺癌标志物光电化学传感研究

郑州大学青年教师专项科研基金

2019-2021

杨瑞英

20

33

创新药物口服液缓释制剂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181100310500)

河南省科研重大专项

2018-2020

吴拥军

(第二负责人)

300

34

量子点荧光免疫分析法在肺癌血清标志群同时检测中的应用(172102210006)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2017-2018

刘利娥

10

35

基于核酸适配体靶向的自组装纳米探针用于肿瘤细胞的近红外荧光成像研究(1621329001)

郑州大学

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基金

2017-2019

何磊良

30

1.2代表性论文

序号

论 文 名 称

作者(*)

发表时间

发表刊物、会议名称及分区及影响因子

1

CRISPR-Enhanced Photocurrent Polarity Switching for Dual-lncRNA Detection Combining Deep Learning for Cancer Diagnosis

杨瑞英(第一作者)吴拥军、李玉玲(通讯作者)

2024

Analytical Chemistry

JCR1区,中科院1区,IF =6.7

2

Antibiotic-Fe3O4 nanoparticles with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activity for 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 detection of tetracyclines residues in foods

于斐,范炳华(共同一作)王艺琳(通讯作者)

2024

Food Chemistry: X,

JCR1区,中科院1区,IF =6.5

3

Self-assembly of cascade nanoenzyme glucose oxidase encapsulated in copper benzenedicarboxylate for wearable sweat-glucose colorimetric sensors with smartphone readout

范炳华(第一作者)

王艺琳(通讯作者)

2024

Analytica Chimica Acta, JCR1区,中科院1区,IF =5.7

4

A signal-switchable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long non-coding RNA in cancer cells

李玉玲、刘利娥(第一作者)杨瑞英

(通讯作者)

2024

Talanta

JCR1区,中科院1区,IF =6.1

5

One-step and label-free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plasma exosome towards cancer diagnosis

吴艳、高孜博(第一作者)丁丽华、吴拥军(通讯作者)

2024

Talanta

JCR1区,中科院1区,IF =6.1

6

Simple, fast and eco-friendly micro-solid phase extraction based on thiol and ionic liquid bi-functional nanofibers membran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fonamide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菅宁歌(第一作者)吴迪、吴拥军(通讯作者)

2024

Analytica Chimica Acta 中科院1区, IF=6.2

7

MOFs-derived Co3O4@MnO2@ Carbon dots with enhanced nanozymes activity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cancer cells in whole blood.

刘利娥

(第一作者)杨瑞英

(通讯作者)

2024

Talanta

JCR1区,中科院1区,IF =6.1

8

A SERS bioassay based on vancomycin-modified PEI-interlayered nanocomposite and aptamer-functionalized SERS tags for synchronous detection of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

Clement Yaw Effah(第一作者)

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3

Food Chemistry

JCR1区,中科院1区,IF = 8.8

9

Magnetic-nanowaxberry-based microfluidic ExoSIC for affinity and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circulating exosomes towards cancer diagnosis.

丁丽华、刘霞(并列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3

Lab on a Chip

JCR1区,中科院1区,IF = 6.1

10

Universal DNAzyme walkers-triggered CRISPR-Cas12a/Cas13a bioassay for the synchronous detection of two exosomal protein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telligent diagnosis of cancer

丁丽华

(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3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JCR1区,中科院1区,IF =12.6

11

Activatable Fluorescence-Encoded Nanoprobes Enable Simple Multiplexed RNA Imaging in Live Cells

王娅、熊亚敏

(第一作者)何磊良

(通讯作者)

2023

ACS Sensors

中科院1区,IF = 8.9

12

Spatial Control of Receptor Dimerization Using Programmable DNA Nanobridge

王娅

(第一作者)何磊良

(通讯作者)

2023

Biomacromolecules

中科院1区,IF = 6.2

13

Engineering supramolecular ensemble for specific distinc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 from inflammation

何磊良、石康琦(第一作者)何磊良

(通讯作者)

2023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中科院1区,IF = 8.4

14

A high sensitivity strategy of DNMT1 activity detection based on self-assembled nucleic acid probe signal amplification technique.

宋露露、马甜甜(并列第一作者)

于斐

(通讯作者)

2023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中科院1区,IF =8.4

15

A review of sensors for classification and subtype discrimination of cancer: Insights into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tumo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合思甜、丁丽华

(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3

Analytica Chimica Acta

JCR1区,中科院1区,IF =6.2

16

Fast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highly toxic thiophenol using β-CD modified nanofibers membrane with promoted fluorescence response

菅宁歌(通讯作者)

2023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中科院1区, IF=8.4

17

Simple and efficient solid phase extraction based 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resorcinol-formaldehyde resin nanofibers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sulfonamides inanimal-origin foods.

菅宁歌(通讯作者)

2023

Food Chemistry

中科院1区, IF=8.8

18

A Direct-Contact Photocurrent-Direction -Switching Biosensing Platform Based on In Situ Formation of CN QDs/TiO2 Nanodiscs and Double-Supported 3D DNA Walking Amplification.

杨瑞英

(通讯作者)

2023

Small

JCR1区,中科院1区,IF=13.3

19

A dual-model immobilization-free photoelectrochemical/visual colorimetric bioanalysis based on microemulsion self-assemblies mediated multifunctional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

杨瑞英

(通讯作者)

2023

Analytica Chimica Acta

JCR1区,中科院1区,IF =6.2

20

Locus‐Specific Detection of DNA Methylation: The Advance, Challenge, and Perspective of CRISPR‐Cas Assisted Biosensors

玉崧成

(第一作者)

张开翔

(通讯作者)

2023

Small Methods

JCR1区,中科院2区,IF=12.4

21

Construction and bioapplications of aptamer-based dual recognition strategy

王娅

(第一作者)熊亚敏

何磊良

(通讯作者)

2022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中科院1区,IF =12.5

22

Endocytosis and intracellular RNAs imaging of nanomaterials-based fluorescence probes

刘心连

(第一作者)熊亚敏

何磊良

(通讯作者)

2022

Talanta

中科院1区,IF =6.5

23

New horizon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An emerging paradigm shift in cytosensor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合思甜

(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2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JCR1区,中科院1区,IF =12.5

24

New horizon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An emerging paradigm shift in cytosensor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合思甜

(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2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JCR1区,中科院1区,IF =12.545

25

A digital immuno-PCR assay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5-methylcytosine and 5-hydroxymethylcytosine in human serum

合思甜

(第一作者)玉崧成

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2

Analytica Chimica Acta

JCR1区、中科院1区,IF=6.2

26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of multi-antibiotic residue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by DTPA-modified polyaniline nanofibers membrane.

菅宁歌(第一作者)

2022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中科院1区, IF=8.6

27

Engineering of multifunctional carbon nanodots-decorated plasmonic Au@Ag nanoenzyme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of microRNA-155

杨瑞英

(通讯作者)

2022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JCR1区,中科院1区,IF =9.2

28

Plasmonic TiO2@Au NPs//CdS QDs photocurrent-direction switching system for ultrasensitive and selective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with cathodic background signal

刘利娥

杨瑞英

(通讯作者)

2022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JCR1区,中科院1区,IF =9.2

29

Two-dimensional Ti2C MXene-induced photocurrent polarity switching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platform for ultra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soluble CD146

杨瑞英

(共同第一作者)

吴拥军

阿有梅

(通讯作者)

2022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JCR1区,中科院1区,IF =9.2

30

A holistic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microfluidis for exosome separation: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existing obstacles, and future outlook

丁丽华

(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1

Small

JCR1区,中科院1区,IF =15.153

31

Magnetic-nanowaxberry-based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exosome and exosomal proteins for the intelligent diagnosis of cancer

丁丽华

(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1

Analytical Chemistry

JCR1区,中科院1区,IF =8.008

32

Preparation of polydopamine nanofibers mat as a recyclable and efficient adsorbent for simultaneous adsorption of multiple tetracyclines in water.

菅宁歌(第一作者)

2021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1区, IF=11.1

33

A dual-model “on-super off” photoelectrochemical/ratiometric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ultrasensitive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microRNA-224

杨瑞英

(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1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JCR1区,中科院1区,IF =12.6

34

Plasmonic TiO2@Au NPs//CdS QDs photocurrent-direction switching system for ultrasensitive and selective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ing with cathodic background signal

杨瑞英

(第一作者)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1

Analytica Chimica Acta

JCR1区,中科院1区,IF =6.2

35

Apoferritin-based tunable nano-indicator for intracellular pH sensing: Regulating response performances and minimizing effects of system fluctuations

何磊良

(第一作者)

吴拥军

(通讯作者)

2020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JCR1区,中科院1区,IF = 7.1

36

A novel cell-assisted 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 strategy for

rapid and label-free detection of tumor cells in whole blood

何磊良

(通讯作者)

2020

ACS Sensors

JCR1区,中科院1区,IF = 7.33

37

A specific short peptide-assisted 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CRET) for label-free and ratiometric detection of copper

ions in complex samples

何磊良

(通讯作者)

2020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JCR1区,中科院1区,IF = 7.1

38

A triple-helix molecular switch

photo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 for ultrasensitive microRNA detection based on positioncontrollable CdS//CdTe signal enhancement and switching

杨瑞英

(通讯作者)

2020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JCR1区,中科院1区,IF = 5.996


1.3 科技成果奖励

序号

成 果 名 称

完成人(*)

获奖名称、等级及

证书号,时间

1

智能型肺癌精准筛查系统

吴拥军(1)

指导教师

2017年度全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河南省一等奖 国家铜奖

2

增强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分析及纳米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吴拥军(2)

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肺癌危险度评价与早期预警

吴拥军(1)

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4

Magnetic nanoparticles replacing microplate as immobile phase could greatly improve thesensitivity of chemiluminescence enzymatic immunoassay for deoxynivalenol

玉崧成(1)

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科技论文  一等奖

5

人外周血中白血病CCRF-CEM细胞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方法--联合运用自组装复合纳米探针和功能化磁颗粒

何磊良(1)

指导教师

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三等奖

6

人工智能在肺癌精准筛查中的应用

吴拥军(1)

指导教师

2019年郑州大学第一届“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

7

一种用于EDC/sulfo -NHS偶联的

可视化全自动反应装置

玉崧成(1)

指导教师

郑州大学2019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8

卫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与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初探

刘利娥(1)

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教学信息理论研究与创新应用成果奖:理论研究—论文类,二等奖

9

基于磁性纳米杨梅的外泌体分离ExoSIC芯片构建及其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丁丽华(1)

吴拥军(2)

指导教师

2023年第十六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

10

医理工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吴拥军(1)

丁丽华(2)

2023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1

科教融合理念下卫生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杨瑞英(1)

刘利娥(2)

2023年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2

肺癌筛查与早期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吴拥军(1)、丁丽华(2)、何磊良(3)、刘利娥(4)、于斐(5)、玉崧成(6)、熊亚敏(7)、王威(8)、苗丽君(9)、王艺琳(10)、王佳(11)





2024年河南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4出版学术专著、获授权发明专利

序号

专著名称或发明专利名称

作者(*)

出版、

授权时间

出版单位ISBN、

专利授权号

1

食品中有害物质快速分析

选论

吴拥军

(主编)

2019.12

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5-6777-4

2

新型功能材料设计及应用

吴拥军

(副主编)

2014.05

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5-1567-6

3

化学发光分析技术及其在药品和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吴拥军

(主编)

2012.05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3456-1

4

化学发光酶联核酸适体同步检测VEGF与CEA的方法

吴拥军

(第一名)

2023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19 1 1317493.0)

5

血浆外泌体浓度和外泌体膜蛋白浓度的同步检测方法

吴拥军

(第一名)

2023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21 1 1143245.6)

6

一种用于细胞中铁蛋白储存和释放铁的检测方法

何磊良

(第一名)

2023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2110918246.7)

7

激活式荧光编码铁蛋白纳米探针、制备及应用检测方法

何磊良

(第一名)

2023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2110918265.X)

8


基于荧光光谱法检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

王艺琳

(第一名)

2023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20 1 1166046.2)

9

一种自组装核酸适配体/蛋白质复合纳米探针、制备方法、试剂盒及其应用

何磊良

(第一名)

2021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1811357628.1)

10

一种可视化全自动偶联反应装置

玉崧成

(第一名)

2020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201811470560.8)

11

一种自组装聚HRP探针、制备方法、试剂盒及其应用

何磊良

(第一名)

2020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17 1 0929595.2)

12

基于量子点荧光免疫检测DNMT1的方法

吴拥军

(第一名)

2017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 2016 1 0324656.8)

13

一种烤香风味紫薯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玉崧成

(第一名)

2016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201510166029.1)

14

一种烤香风味甘薯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玉崧成

(第一名)

2016

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专利号: ZL201510166028.7)

15

肺癌危险度评价系统

吴拥军

(第一名)

2015

中国知识产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软著登字第1248915号)

16

肺部肿瘤评测系统

吴拥军

(第一名)

2018

中国知识产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软著登字第3263345号)



1.5学术交流

(1)2023年3月24日吴拥军教授在第十九次中国环境诱变剂学术大会(青岛)作为分会场主持并作了“肺癌早期分子标志筛选与筛查模型的构建”报告;

(2)2023年4月7日吴拥军教授在全国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与研究学术论坛(武汉)作了“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蛋白质标志物筛选及其快速灵敏检测”报告;

(3)2023年5月8日吴拥军教授受邀参加河北医科大学主办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建设发展论坛作了“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4)2023年11月13日吴拥军教授在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层次论坛上作了“机器学习与肺癌筛查及诊断”报告。

(5)2023年7月12日,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学术报告主题“功能核酸构建及应用”,报告人:何磊良

(6)2023年8月3日杨瑞英副教授在第五届全国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层次论坛(衡阳)作了“新型光电化学传感器构建及其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应用”大会报告

(7)2023年11月24日杨瑞英副教授受邀在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主办的第二届环境与健康分析化学前言论坛(南京)作了“光电化学传感器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大会报告

(8)2023年11月26日杨瑞英副教授在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扬州)作了“信号翻转光电化学传感器在检测癌细胞中lncRNAs研究”分会场报告

(9)2022年12月30日吴拥军教授在第四届全国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层论坛作了“肺癌患者血浆外泌体分离及其蛋白质标志物同步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大会报告。

(10)2022年11月4日吴拥军教授受邀为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作了“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关键技术研究”线上报告。

(11)2020年8月18日出访日本为日本千叶大学医工研究所作了“Early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Lung Cancer”报告。

(12)2019年1月22日特邀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artmut Michel教授 参加功能分子设计与构筑前沿论坛(承办)

(13)2019年11月8~9日主办第二届卫生检验技术交流会议,邀请丁萍、姜泓、潘洪志三位教授举行学术讲座及学科建设论证。

(14)2018年11月10-11日主办了2018年纳米医学与卫生检验前沿技术研讨会”。


团队成员

吴拥军 教授    刘利娥 教授     何磊良 教授    于斐 教授    

玉崧成 教授   杨瑞英 副教授    菅宁歌 副研究员        

王艺琳 副教授     丁丽华 副教授     王佳 实验师    吴迪 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