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毒理与职业性肺病科研创新团队

团队简介

呼吸毒理与职业性肺病科研团队致力于应用流行病学、毒理学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职业暴露对呼吸系统健康损害的生物标志、作用机制和早期发现、预防控制措施。现有团队成员10人,其中教授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人,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团队在全国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国内领先建立煤焦沥青诱发肺癌动物模型,探索职业性肺癌发生机制、早期预警;首次利用神经网络及高通量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肺癌早期筛检方法;全肺灌洗治疗尘肺机制和效果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检测指标和相关技术;重金属的遗传与发育毒性研究,为制定和修订安全接触限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年来,围绕黄河流域典型环境有害物粉尘、煤焦沥青、烟草、空气污染物等的健康损害机制与干预技术等重大科学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环境改善、人民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团队累计承担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和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省厅级课题20余项以及大量横向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河南省卫健委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其他各种科研奖励、专利等40余项。

团队负责人:姚武 教授

团队秘书 :周舫 教授

团队成员 :张巧教授、王威教授、郝长付教授、冯斐斐教授、王彭彭研究员、樊剑鸣副教授、王娜高级实验师、袁金涛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