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诚聘英才>>诚聘英才
2025年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引才公告

发布时间:2025-03-26

编辑:曾鑫

点击量:

学院简介              

           

郑州大学公共生学院源于1928年河南中山大学医科设置的六大学馆之一卫生学馆,开展有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

1952年医科独立设置为河南医学院,设立基础部卫生学教研室。1978年成立河南医学院卫生系,开设卫生专业普通本科教育。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卫生系。1988年增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普通本科教育。1993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0年原河南医科大学与原郑州大学、原郑州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定名为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学院设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检验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多个省部以上专业科研机构。

学院开设的预防医学普通本科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具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师资招聘、学生招录均面向全球。

现有5个二级学科、10个教研室、11个科研创新团队,现有教职工总数11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35人,专任教师中50%以上具有海外经历,8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现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中原科技领军人才3人,省特聘教授2人,师资中全国学会主委3人,副主委6人,国家级学术期刊副主编6人。

坚持面向国之大者、省之要者,紧密融入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形成了重大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全生命周期健康与疾病队列、公共健康政策与医防协同四大特色方向,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01              

             
重大传染病防控与生物安全              

本学科方向致力于重大传染病的病原感知与获取、动态实时监测,并准确预测态势进展,建立传染病重症早期检测技术和应急疫苗研发平台,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重点开展:重要及潜在生物识别新技术研究;基于CRISPR多态性的新型分子溯源技术研究;传染病重症化早期标志及检测方法建立;应急疫苗研发平台建立。

最早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1992年-1993年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连续7期讲述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国内首次定义分子流行病学;1998年首次将“分子流行病学”章节编入全国高校统编教材。1993年建立霍乱弧菌的分子数值分类方法,开展我国首次0139霍乱暴发病原鉴定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0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人群健康              

本学科方向聚力黄河中下游流域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污染所致健康危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通过对环境危害因素的鉴别与溯源,进行环境相关有毒有害物质代谢途径、致病机理及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强化职业人群健康与职业病防治,最大程度降低环境问题所致的疾病隐患,相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推动“淮河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的开展;

  • 推动全国开启了矿山污染治理防治工作;

  • 开拓公路污染对健康新研究领域;

  • 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生命早期(孕期)污染暴露对儿童出生后健康影响研究,被写入12个国家共识、国际组织官方文件与国家指南。

03              

             
全生命周期健康与疾病队列研究              

本学科方向较早开展基于大型人群队列的饮食因素与疾病结局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建立了华中区域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前瞻性队列、淮河流域10万人口出生队列两大队列,开发心脑血管、癌症、妊娠相关疾病和出生缺陷等重大疾病的风险研究和综合干预技术,制定适合黄河流域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和不良妊娠结局干预措施,推动实现预防医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取得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 我国最早开展人群试食实验研究的项目,开创了国际辐照食品保存的先河,该项目获得卫生部甲等成果奖。其研究成果对我国辐照食品标准制定起到重要作用,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 建立华中区域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瞻性队列和淮河流域出生及出生缺陷监测平台,为提高国民人口素质和人群重大疾病防控体系的构建和干预措施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04              

             
卫生健康政策与管理              

本学科方向围绕医疗健康、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及协同发展相关机制研究,从服务提供和健康经济学角度研究公共健康需求、利用及影响,致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以高水平成果助推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卫生经济政策等发展建议,可持续地改善中部地区居民卫生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上世纪80年代率先开展河南省人口死因及寿命统计分析,建立生命统计监测点,编制居民寿命表,完善死因登记资料。2009年起在河南宜阳、息县开展的按病种分组付费改革试点,获得国家卫健委5位部长级领导批示。2016年宜阳县支付改革案例与“三明医改”经验共同被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全国推广,该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等国家项目,近五年科研经费2400万余元,发表高质量论文300余篇。主持起草《“健康中原2030”规划纲要》、《河南省“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规划》等重大决策咨询任务。

招聘岗位及支持政策              

           

设置学科首席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拔尖人才4个类型;

总体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身体健康,具备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3.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学术水平相当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均可申报;

4.拔尖人才申报人年龄要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申报人原则上不超过36周岁,人文社科领域申报人原则上不超过43周岁;

5.业绩突出的博士后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拔尖人才岗位。

支持政策

1.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平台建设费;

2.协助组建卓越的科研团队、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事业发展平台;

3.提供安家费,享受学校公寓房政策;

4.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符合条件的学科特聘教授还可安置配偶工作;

5.依托学校申报并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的,可享受国家资助、河南省资助(1:1匹配国家支持经费额度)、学校经费叠加支持。


             
学科骨干岗位支持政策              

             

1.国家事业编,教授职称;

2.岗位年薪50-70万元;

3.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10万元/年;

4.充足的科研启动和平台建设经费支持(最高达1600万元,含国家、河南省配套);        
5.提供安家费不低于100-250万元(含国家、河南省配套),享受学校公寓房政策;        

6.额外为“高精尖缺”人才提供博士生招生指标不少于3个;

7.协助组建科研团队,团队进人指标不受校内二级单位引进指标限制;

8.支持不限额招收博士后,基本人员经费由学校全额保障。


             
拔尖人才岗位支持政策              

             

1.国家事业编;

2.岗位年薪40万元+;

3.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6万元/年;

4.科研配套: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不少于100万元,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少于30万元;

5.安家费50万元(税前);

6.优先推荐申报国家、河南省相关人才项目。


总体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

3.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4.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

5.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6.应聘者应满足相应的岗位业绩条件。


             
初聘教授岗位支持政策              

             

1.国家事业编;

2.年薪35万元(税前);

3.安家费30万元(税前);

4.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6万/年;

5.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30万元,人文社科类15万元。


             
初聘副教授岗位支持政策              

             

1.国家事业编;

2.年薪25万元(税前);

3.安家费20万元(税前);

4.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6万/年;

5.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20万元,人文社科类10万元。


             
助理教授岗位支持政策              

             

1.国家事业编;

2.年薪18万元(税前);

3.安家费12万元(税前);

4.学校缴纳社保、公积金等约6万/年;

5.科研项目费:自然科学类12万元,人文社科类6万元。


总体岗位要求

1.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年龄原则上在32周岁以下;

3.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4.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

5.身体健康,能够满足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

6.满足合作导师和科研团队提出的具体业务条件和要求。


             
支持政策              

             

1.执行工资+科研绩效+国家河南省拨款叠加发放;

2.执行专业技术九级工资;

3.科研绩效分为Ⅰ、Ⅱ、Ⅲ三个档次,Ⅰ档为税前20万元/年,Ⅱ档为税前10万元/年,Ⅲ档为税前6万元/年;

4.国家博新A类28万元、B类18万元、C类12万元三档发放,中原青年博新创新人才20万/年;

5.博士后专项科研项目经费:自然科学类4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2万元;

6.合作导师和二级用人单位还可根据求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量补发绩效奖励,与学校待遇叠加;

7.提供博士后公寓,发放租房补贴。


应聘联系方式              

           

应聘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371-67781393

邮箱:rczpggws@zzu.edu.cn

学院官网: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ttps://sph.zzu.edu.cn





排版:秦兴通

校对:马月超

一审:曾  鑫

二审:孙锦峰

三审:吴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