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Science & Medicine|健康政策与管理团队探究了城乡二元制与新冠疫苗犹豫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4-06-14

编辑:cs2024

点击量: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健康政策与管理团队探究了城乡二元制与新冠疫苗犹豫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11-11作者:管理员



近日,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政策与管理团队在Social Science & Medicine上发表题为How urban versus rural residency relates to COVID-19 vaccine hesitancy: A large-scale national Chinese stud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测量了城乡居民COVID-19疫苗犹豫的差异以及探讨了城乡二元制和COVID-19疫苗犹豫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疫苗犹豫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疫苗社会化应用实施城乡差异化接种政策提供科学证据。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大流行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并对全球健康和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被认为是实现针对COVID-19大流行的群体免疫的必要措施。尽管目前COVID-19疫苗是充足且安全的,但在许多国家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接种COVID-19疫苗犹豫不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疫苗犹豫犹豫定义为尽管可以接种疫苗,但仍延迟或拒绝接受疫苗。WHO将疫苗犹豫列为2019年十大全球卫生威胁之一。疫苗犹豫原因复杂,可随时间、地点、疫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受到自满、便利性、风险感知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全球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因为中国人口总量占全球总人口的1/5,还因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日益联系。然而,中国在COVID-19疫苗覆盖率面临诸多障碍,最显著的障碍就是其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该社会结构下城乡居民在经济、文化、教育和医疗体系等存在差异。目前,学术界广泛探讨了COVID-19疫苗犹豫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但对城乡居民的COVID-19疫苗犹豫的差异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基于此事实,我们认为中国城乡居民对COVID-19疫苗犹豫及其影响因素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原文链接及PDF获取方式见文末),8.4%的参与者存在COVID-19疫苗犹豫。城市和农村参与者的COVID-19疫苗犹豫分别为9.39%和4.26%。对医生和疫苗生产商的信任度较低与城市参与者对疫苗的犹豫程度较高有关。农村常住人口COVID-19疫苗犹豫率高于流动人口。根据PSM分析,城市和农村参与者之间存在2.38%的差异 (Figure 1)。

Figure 1 The prevalence of COVID-19 vaccine hesitancy in all age groups by sex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nese populations post-PSM.

此外,我们发现在城市和农村参与者中,男性对COVID-19疫苗犹豫的流行率高于所有年龄段的女性(Figure 2)。

Figure 2 The prevalence of COVID-19 vaccine hesitancy and accepta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nese populations pre- and post-PSM.

综上,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的COVID-19疫苗犹豫较低,这意味着中国在实现群体免疫以及为全球抗击COVID-19大流行能够做出积极贡献。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城乡二元制与COVID-19疫苗犹豫存在关联,鉴于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以及中国城乡人口的频繁流动,城市和农村COVID-19疫苗犹豫的差异应该得到学术界、政府和卫生服务供方的重点关注。由于城市人口对COVID-19疫苗犹豫高于农村人口,因此应通过提高对医疗保健系统的信任和疫苗接种服务的可及性来优先提高城市COVID-19疫苗接种率。同时,鉴于农村常住人口对COVID-19疫苗犹豫程度相对较高,我们建议在农村地区提供激励措施和更多的疫苗教育。此外,男性群体对COVID-19疫苗犹豫不决在中国城市和农村都应受到特别关注。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编号21BGL222)、郑州市协同创新重点项目(编号20XTZX05015)和2021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项目(编号YJS2021KC07)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7953623000503?via%3Dihub